尼采的永恒轮回是要挽救生命的意义。对于生命 A,可以设想它轮回变成 B、C,或者依赖拯救可以设想 A 复活永生,尼采否定了二者。那么关于是否回来只剩几种选择。1、不知道,来不来都行,因为人们酷爱生命,所以不得不变成消极主义。2、不回来(不知道)。留有希望,但越来越害怕。3、不回来(知道),后天彻底虚无与混乱无序。4、来但不知道,科学、机械论的、无目的也无意义、天生的虚无主义。5、来并且确定来,这不符合现象!如果已到来,那应该有所感知,不应该还有新现象生成。所以只剩下 6、来并确定到来,这是因为逻辑的逆转,不是过去重新来到现在并还会到未来,而是当下包含了所有时间,瞬间就已有无数次轮回,因此永恒轮回的当下是不增不减的当下,是无穷尽的当下。

但有两个问题:a.无穷大是怎么表现一个独立可见的现象(通过各个统觉 X的解释)?b.如何确定此刻自身就是轮回(通过绝对的偶然、中心、唯一让自己接受最好的想法——没有论证,只有评估,一个决定!我愿如此)?

后果:虚无主义因为此刻就已经是全部表现,而把自己的虚无当一种积极表达,这是一种看上去否定但实无可否的终极肯定。

尼采错了,首先是否回来的问题是高阶无知,人们不能知道过去是不是也不知道,未来是不是也不知道,也就是说现在不能因为不连接过去、未来而包容二者,很可能只是一个断裂,不能用存在模态加以担保,而只能被描述。更重要的是如果佛是圆点,在直径无限大但不确定有多大的佛土,外围A可能迎来轮回,那是它自身不仅解释 B也被B解释,因此贯通所有条件,它自身也被瓦解,而被当做圆心(佛)开展一个新世界。这就是说轮回 a.是否对此无知也是无知的。(模态的无知);b.可以用条件描述什么是一个轮回。

永劫回归出自错误的科学假设——时间永恒,而能量有限。

推论:能量是产生物质的基础,那么所有存在过的事物会重来一遍。

尼采用这个观念来说明虚无主义。

真正的意义就从这时开始:你敢于不断把山顶滚下的石头推上去。

指永远不会发生两次相同的东西,只有永远的差异。永恒回归作为创造性力量,使分化着的(diffère)东西地永恒回归,而使始终一样的东西无法回归。所以德勒兹的哲学在根本上肯定变化生成的世界。

芳川泰久(早稲田大学文学学術院教授)、堀千晶(早稲田大学文研究科博士),《德勒兹关键词 89》(ドゥルーズ キーワード89),せりか書房,2008/7/1,飛行少女神乃襞(早稲田大学)译

理解回归、差异,可参考列维纳斯、布朗肖阐述的“黑光”、“白夜”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