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页 9

“为了更好判断我们不能在大群之中辨别出来的这种微知觉,我惯常用在海岸上听到的波浪或海啸的声音为例。我们要象平常那样听到这声音,就必须听到构成整个声音的各部分,换句话说,就是要听到每个波浪的声音,虽然每个小声音只有在和别的声音在一起合成整个混乱的声音时,也就是说,只有在这个怒吼中,才能为我们听到,如果发出这声音的波浪只有单独一个,是听不到的。因为我们必须对这个波浪运动有一点感受,无论声音多么小,也必须对其中每个声音有点知觉;否则就不会知觉成千上万波浪的声音,因为成千成万个零合在一起也不会构成任何东西”

《以理性为基础,自然和神恩的原则》第 13 条,《莱布尼茨读本》,陈乐民编著,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页 57

“每个灵魂认识无限,认识一切,但它是混乱地进行的,正如我走在海岸,听到海发出大的喧闹,来自每个波涛的独特音响,它们构成整个音响,但我无法辨别它们的不同。我们混乱的知觉是整个宇宙对我们造成的许多印象的结果,这对每 个单子也一样。上帝才有一切清晰的知识,因为他是一切的源泉”。

《物质与记忆》,1896

汪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

知觉即一切。错误认知本质来自偏狭的信息输入。

言行一致,能有效提升影响力、自我价值感。

“感知”到的东西不只在于信息量的多少,而是大局观上的质变,好比人靠科技,可以鸟瞰了。从信息量到认知上的质变之间是能量跃迁。

感觉仅仅是感觉。我们的“想”和“感觉”将会在一边,而“心”在另一边,不黏着,就像油和水在一个瓶子里,却是分开的。

感知是表示在空间感觉基础上的(即时空)统一性概念,不能置疑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