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哲学的思考》

图像:一种有意义的表面,其中图像元素魔法般地彼此联系着。

(在柏拉图那里,影像是苍白无力的模仿(imitation)真实。他说世上有三张床:真实的床、床的理念、画出来的床。

德勒兹的《感觉的逻辑》、波德希亚激发了图像的力量,颠覆影像在西方思想史中从属、卑贱的地位。

选择适合自己的外在图像,使之成为内在图像,这种照亮必须从外开始,由内继续。内部图像也向外移动,以转化回来。这就是真正的艺术,需要能量、想象。)

绘画的笔触与图像艺术对立起来。正是图像本身发生了变化,正是艺术变成了这两种图像功能之间的位移,成为身体承载记录的进程和身体之赤裸在场(présence nue)而又无意指的中断功能之间的转移。

美学图像的双重威力:故事的符号记载和原生在场的情感威力,而这种原生在场不再能与任何东西进行交换。正是在这种双重名义下,这些改变用途的物品和图标,在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时代,充斥于诗歌、绘画、蒙太奇和艺术拼贴中,以便既能更好地体现对马克思主义分析所透视的社会的嘲弄

安妮‧索瓦尼亚尔格(Anne Sauvagnargues)《艺术机器》

姜宇辉教授《无生成的影像》

姜宇辉《在后人类、后电影时代如何重塑主体性?》,《后人类影像》“前言”,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4 年

大卫・弗里德伯格(David Freedberg,芝加哥大学美术史系)《图像的力量:反应的历史及其理论研究》(The Powers of Images: studies in 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response),芝加哥大学出版社(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