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美感/审美论:艺术审美体制的系列场景》Aisthesis, Scènes du régime esthétique de l'art, Galilée, 2011;Aisthesis, 2013

9

今天说的"艺术"起自 18 世纪末。美术是"人文"之子。只有在"美术"岌岌可危、西方的生活形式之等级瓦解时,"艺术"才开始。

“艺术”必须通过接受新的图像、对象和表演,不断吸入与原有的定义不合的知觉、感受和解释配方对立的东西。

《朗西埃中国演讲集》前言

在西方,美学概念在 18 世纪末才出现,同时,艺术作为一种经验的特定领域才开始存在。为了艺术作为一种总体的经验域而存在,画家、音乐家、雕塑家、演员、舞者和摄影师、电影人都算作了艺术家,之前对各门艺术的划分必须取消。在大写的艺术之前,西方还有过美术。

只有跨越了分割艺术主题与庸常主题的边界之后,随着关于哪些体裁适合哪些形式的规则被取消,低级体裁与高级体裁的区分也取消了,之后才有大写的艺术。

《谁叫你如此疲倦》,504

摧毁美术(des beaux-arts)及其等级制,艺术(l'art)才开始。

艺术是对平等的表达,必须在审美平等与政治平等对称下,才能发生。

这解释了为什么从 18 世纪以来文学成为“字母民主”,成为其它艺术门类自我解放的基地。

(艺术所以是偶然的发生。

有油画,但不一定有艺术,正如总有权力的各种形式,但不一定有政治,正如有音乐和雕塑,但不一定有艺术。

不一定要坚持法国大革命、十月革命和文化大革命的原则,才有政治。只要与一组人起了争执,就有了政治——与周围人摆平。

不论是不是在西方艺术史认识框架下、在不在美术学院、到不到展示空间,只要一个小共同体,在我的感性配方下,与周围人起了感性冲突,既想与他们划清界线,又要他们承认我的审美原则的普遍性,又一次全新地在我身上吸纳了新早出的感性材料的经验,那就是与周围人配置出了“艺术”。

一场讨论会下来,大家都体会到了新东西热热地在自己身上,可带回家了,这就是“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