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人类学
An anthropology of images_Hans belting.pdf
从传统的丧葬画像到数字描摹图像都遵循一致的核心。
人或者以人的形象出现的神,如何成为图像形式——意识的投射之物的载体,以及“人”如何被认识、接受?
“面孔”的讨论出于“凝视”的传统,也暗合了对 “他者”的考察。
- 图像横跨实体、精神,是媒体的产物,也是观者对照可见世界里别的图像所生产的。图像人类学不研究艺术,艺术无关每人的图像生产——老太太念佛烧纸、家里挂遗像、庙堂塑像。绘画、雕塑反而是小众艺术。
7
图像人类学的核心由图像、媒介和身体构成。
凝视的历史:我们用身、眼制作图像,使之变成我们的图画(picture),这是每个时代、时刻都不同的。
- 图像不光是知觉的产物,也是个人、集体的知识、意向的结果。我们用图像来活、理解世界。
我们的内在图像这一活的库存,与展于社会领域的外在图形的物理生产而连接。
- 图像、媒体是硬币的两面。图画是自带媒体的图像。
-
- 媒体被构想为象征或虚拟的身体。
- 媒体转而将自身铭写到我们的身体经验上,教给我们自我知觉、自我遗忘:既提醒我们有个我们的身体,又让我们遗忘身体。
但虚拟身体、一种扩展的自我知觉,也是通过感官才产生。
图画是体现于媒体的图像,摄影、电影则是单一的画图性媒体。
- 图像无身体,需要媒体来现身。
文艺复兴时不把死者面雕当艺术,现代艺术不把摄影当艺术,都为区分图像、媒体,但已不可能。
- 福柯、波德西亚、德里达指出,在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方式而单立前,就有图像对现实的表征危机:图像有技术作为对记忆之写的功能,每个时代的图像都写得不同。
每个时代的人不比另一时代更懂图像,每个时代的图像都被技术体外化方式所决定。
- 媒体是传输、显现图像的技术、手艺。媒体不是客观存在,而是身体编织而成,如是友爱造成了微信。
内生图像、外生图像之分是错的。公共图像控制着私人图像,但精神图像与物质图像互动,会到无法分开的地步,个人的图像战斗也在征服公共图像,如斯蒂格勒说的写屏。
媒体越不明显,图像越抓住我们。一幅展览着的画,是图画抓我们;新闻图片则是用图像抓我们。
- 今天的主导媒体是屏幕,而观众浑然不知用屏幕会被操控。
- 图像是游牧族,来去都快,最后我们只拿媒体出气——毁像。
格林伯格要艺术家将图像留给大众媒体,只关注画布、色彩,即媒体。
- 人体与图像处于几何关系,互相对位。人体参与图像制作,即将自己转变为各种图像,而图像留给身体一些抽象的几何类型,来担当、“体现“图像。
- 莱维-斯特劳斯、乐华-古杭都认为,身体画上图像,就变成社会的身体,像语言那样流通。
原始人被画,变成图像,脸才是脸。身体在原始部落被当成日常制作图像的媒体。
- 葬礼上,人体的图变成像。但摄影、互联网打乱了这一闸门。绘画是守图,与像斗争。绘画使观众继续用人体守图。
数码图像是摘除了源媒体的图像,用计算机存储。
- 马诺维奇:身体、图像的关系在视频装置中永远变了,视频逼我们凝视一个长方形表面,也在身体空间上打开一个窗。
Alliez:综合图像:图像、主体、对象之间的重新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