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格勒“危机与开放”研讨班第 7 讲 ****2019.4.1
翻译:不不(王小思)
校对:宫林林、卢睿洋
听录:范妮‧帕尔达奇
点击每段段首的▶,可以展开、收起英译和法语原文。
🔽点击收听录音
我们在上次课上已经瞥见,解读里尔克的关键在于,当危险接近最大程度而敞开者自身却似乎完全关闭时的虚无主义及其磨炼。所以我认为,事实上海德格尔在解释里尔克的时候安排了一场和尼采的对话。
正如我上周讲过的,我认为,我所提出的只是对海德格尔和里尔克的解读的引导。我试图让你们做好自己去阅读海德格尔和里尔克的文章的准备。我试着通过法语中所谓的“捷径”(chemins de traverse)来阅读它们。要知道,海德格尔说的“林中路”不是捷径,而是不通往任何地方的道路(chemins qui ne mènent nulle part)。我试着穿过森林,从一条林中路走到另一条林中路。并且,我试图引入一些海德格尔并没有引入里尔克那里的别的路径。
而我向大家建议的这种解读,在于同时将里尔克所言、里尔克以前的尼采所言以及海德格尔在人类世背景下所言语境化。 在人类世中,我认为尼采的文本(1881年)、里尔克的文本(1922年)、海德格尔的文本(1946年关于里尔克的文本《诗人何为?》;1949年题为《技术的追问》以及《转向》的文本;1951年题为《什么叫思想?》的文本;1962年则是《时间与存在》,我稍后会跟你们介绍这篇文本)都谈到了有可能发生的崩溃。
正如《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一书所谈到的崩溃。这是一位美国地理学家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的著作,他是一位生物地理学家,是研究世界上一些地区的专家,此外他还研究文明消失和崩溃的条件。这些研究产生了所谓的崩溃学(collapsology),这是一门关于崩溃的科学,它试图构想我们将在何种条件下走向崩溃。
图 1:崩溃学。紫色线条为非可再生资源余量,黄色线条为人均食物,黑色线条为人口,绿色线条为人均公共服务,红色线条为人均工业产量,蓝色线条为全球污染。实线为历史趋势,虚线为1972年的研究得出的趋势预测,深色实线为1970-2000年观测得出的趋势。黑色圆圈中的文字为:2030年人口随经济崩溃而下降。